呼延云的作品两极分化严重,褒贬不一。有爱自取,我不推荐。
真相推理师:嬗变
阅读大结局之前感想
一直在莫名其妙地氛围描写
,以残忍的行凶手法
和诡异的心理描写
为切入点。
登场人物都是逆天级别
,但是在安检里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
文中多次出现其中一人总结出一条线索,其余人皆震惊的叙述。感观极差
。
阅读大结局之后感想
多多少少理解作者如此诡异的写作思路
。
把最大的反派预埋在主角团里,自然需要突出种种的不协调感。
比如:在推理小说中质疑推理
,大肆推崇国外的刑侦技术
,吹爆行为科学
,叙述一堆变态犯罪
的背景资料。
总结
理解不等于认同。作者在后传中写出了自己对推理小说的看法
。
他说:推理小说的就是使不合理杀戮变得合理的过程
。
持保留意见。
作者承认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了作品中,通过小说抒发对现实的不满。
但是,我很难从这些毫无真实感的故事
里找到共鸣。
Sad
真相推理师:幸存
故事开头感想
还是以恐怖基调
为主,不喜,明明还活着,非要一直使用人皮
这种字眼。
新人物楚
出场,熟悉的配方,又是抗压翻案。(后面的剧情证明这个新人物能力很一般
)
整体叙事节奏比第一部好。
故事展开
继续警察怕记者
的故事,不够符合国情啊,笑ing。
道出幸存者身份的时候,有点震惊。仅此而已。
故事过半
还在铺开寻书任务背景故事,剧情人物关系不停铺张,案件进展缓慢
。
这样肯定收不住尾。
剧情切入保健品公司
抨击保健品
这部分剧情不错。
1)取代者和被取代者,其实是一样的。
2)街头算卦和电脑算命,十二属相和星座,清宫秘方和中央领导保健医生的养生食谱。
3)一种愚昧到头了,就有一种更愚昧的代替。
郝记者死时莫名其妙的悲壮。
剧情开始落入俗套
。
结尾
故事急转,风向剧变,楚
变成了路人甲
,出场的意义不明
。催眠与反催眠
,我傻了。
刘,思,渺。精神分裂法勘探现场
,我裂开了。次声波杀人
,还行吧,你说啥就是啥。
大山子自卫反击杀人,这都没审出来,楚
真的很废。
自卫反击不算违法,这种基本的法律常识
都没有么,还会一错再错。
少玲在警察众人前自首,都装做没看到,还劝做好人
,警察的职业操守
呢。健一公司
还在,骗人的保健公司
还在,这样的开放式还行,意味着打击伪劣的路还很长。
总结
这算是暴风雪山庄的创新写法
,欣赏不来。推理成分
太少了。
故事的叙述方面,比第一本好一些。
可能是早期作品吧。
真相推理师:复仇
剧情
讲述青少年犯罪的故事
,无感,快速翻看了一下。对这个题材没有多大兴趣。
推理过程很尬,主线案情的推理基本没有,全程讲诡计
。
不过,这次主角完全换成了呼延云
。
好句
犯罪现场勘查四重点:痕迹,物证,询问,感觉。
80%的凶杀案,刑警的第一感觉就找对了凶手。
推理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总结
下一本,对这个话题无感,类似的有陈浩基的《网内人》
。
故事不咋滴,几段话倒是有点意思。
现实办案还真就是直觉式的,凭借经验主观猜测
,怎么可能有三段式的演绎推理法。认知世界的方式
,是对推理的一种很深刻的认识。
真相推理师:镜殇
剧情
一群无聊的人举行深夜怪谈聚会
,另一拨人无聊捉迷藏游戏
。
利用黑夜掩护伪装为死者
制造时间差
形成不在场证明。
名词
杀人魔镜
。历史上确有杀人魔镜的传说,但是作者并没有引用,只是提到。
总结
没有总结,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