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以渴望
角度出发,阐述渴望与习惯
的关系,并从中提炼出培养好习惯的方法。
超常刺激
每种动物的大脑都仿佛预先装载了某种行为准则
,一旦遇上该准则的夸大版,大脑就会想圣诞树装饰一样亮起来。
人类的大脑演化为格外重视盐分,糖分与脂肪。这些具有高密度卡路里的食物在祖先
生活中非常罕见
。
人脑的奖赏中枢
已经大概五万年没变了
。
原始本能存在于我们的大脑。
大脑与诱惑
一个机会越有吸引力
,形成习惯的可能性越大
。
现代世界的超常刺激,他们把原本吸引我们的特色夸张化
,让我们的本能发狂
。迫使我们养成过度购物
,过度上社群媒体
,过度看A片
,过度饮食
与其他许多的习惯。
奖赏变得更浓缩
,刺激变得更诱人
,此乃大势所趋
。比起天然食物,垃圾食物是卡路里的浓缩形态;比起啤酒,烈酒是酒精的浓缩形态。
我们有着祖先的大脑
,却必须对抗他们不会面对的诱惑
。
多巴胺峰值
习惯就是多巴胺驱动
的回馈回路。
大脑不只在你体验愉悦
时分泌多巴胺,预期愉悦
时也会。赌博上瘾者的多巴胺峰值出现在下注之前
,而非赢钱之后
。
当你预期
某个机会将带来奖赏,多巴胺浓度就会因期待而升高
;当多巴胺增加,行为的动机也随之提升
。
让我们采取行动的,是对奖赏的预期
,而非奖赏的实现
。
有趣的是,接收奖赏时大脑里被启动的奖赏系统,跟预期奖赏时被启动的系统是同一个
。期待
某个经验的感觉往往比获得
那个经验更好
。
小时候想着圣诞节早晨这件事可能比实际拆礼物还开心;长大后,幻想即将到来的假期可能比实际度假更享受。
你的大脑分配给想要奖赏
的神经回路,还比分配给喜欢奖赏
的要多
。
诱惑捆绑
诱惑捆绑是心理学理论【普世原则】的一种应用。较高可能性的行为会强化
较低可能性的行为。
习惯堆叠加诱惑捆绑的公式如下:1)做完【目前的习惯】之后,我会执行【我需要的习惯】。
2)做完【我需要的习惯】之后,我会执行【我想要的习惯】。
习惯源于模仿
孤狼必亡,群狼得生。
我们最早的习惯并非来自选择
,而是模仿
。
我们尤其会模仿三种群体的习惯:1)亲近的人。2)多数的人。3)有力的人。
被接纳
的奖赏往往大于赢得争论
,显得聪颖
或求得真相
的奖赏,大多数时间,我们宁愿跟大家一起错
,也不要自己一个人对
。
渴望的潜在动机
人类的一些潜在动机:1)保存能量。2)取得食物和水。3)找到爱情并繁衍后代。4)与他人建立关系。5)赢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6)减少不确定性。7)取得地位与声望。
你的习惯是古老欲望
的现代解决方案
,古老恶习的新版本
,人类行为背后的潜在动机仍旧相同
。我们表现出来的特定习惯因为时代不同
而有所差异
。
预测与习惯
习惯与联想
大有关系,这些联想决定了我们对某个习惯是否值得重复的预测
。
你觉察到一个提示
,依照过往经验
将其归类,然后决定合适的回应。
生命感觉起来是反应式的
,其实是预测式的
。一整天,你都在根据自己刚刚看见什么及过往经验猜测应该如何行为
,你随时
都在预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习惯的成因
,其实就是发生前的预测
。
这些预测会带来感觉,我们通常就是这样描述渴望的——一种感觉,欲望,冲动
。
渴望
就是少了某样东西的感觉
,是改变内在状态
的欲望。
当你暴饮暴食,点烟或者上社群媒体,你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洋芋片,香烟或者几个赞,而是不一样的感觉
。
感觉与情绪告诉我们是要维持现状
或做出改变
,帮助我们找到最佳行动方案
。
当习惯成功处理了某个动机
,你就产生再次
去做的渴望
;最后,你学会预测上社区媒体可以让自己觉得被爱,或是看YOUTUBE影片会让自己忘却恐惧。
观念的转换
如何利用预测机制,让自己享受困难的习惯?
重新思考你的习惯,把重点放在益处
,而非坏处
。这是一个快速而轻松的方式,使你重新设定
大脑,让好习惯
显得比较有吸引力
。
运动:+ 是时候培养耐力,加快速度了。 - 我必须晨跑。
静心:+ 每一次干扰都是一次机会,让你得以练习重新专注于呼吸。 - 干扰让人沮丧。
赛前紧张:+ 我很兴奋,所以身体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帮助我专注。 - 我好紧张。
这些小小的心态转变
并非魔法,但有助于改变你与特定习惯或情境联想在一起的感觉。
动机仪式
你可以创造一个动机仪式
。只要练习把习惯
与你享受的某件事物
联想在一起,往后每当需要一点动机
时,就可以把这个提示
拿出来用。渴望
自然随之而来。
习惯
一旦确立
,提示
就能触发渴望
,即使它与原本的情境没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