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时候看过一部基地系列
,当时只是因为书的封面不错。
只看了一部,但是具体是哪一部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观感不错,但是具体怎么个不错,也道不出所以然。艾萨克·阿西莫夫
,俄罗斯犹太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挺出名的,可以跟大刘的作品做一做对比。
迈向基地
基地系列
的前传
,偶然的关系重拾这系列书籍,又偶然地先读了这一篇。
这部是讲述哈里·谢顿
的心理史学还未成熟的时期,帝国的危机。
跟机器人系列
产生联系。
观感还不错,算是交代了基地系列
和机器人系列
的几个主人公。
基地
基地系列第一部。五个故事,顺着基地发展的时间线展开,清晰明了又承接顺应。
整个系列故事围绕着那句古话: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其兴也忽焉,其衰也忽焉。
第一个故事,讲述谢顿根据心理史学,预言帝国的衰落,准备建立基地保存科技文明,用于缩短混乱黑暗的混沌时期。
第二个故事,讲述塞佛·哈定
看破基地银河百科全书的幌子,引领解决第一次基地危机。
第三个故事,讲述塞佛·哈定
市长在位时,以宗教包装科技,控制维稳基地的周边星域。
第四个故事,讲述行商这一历史特殊身份下完成的特殊使命。
第五个故事,讲述宗教退出历史舞台,商业王侯侯伯·马洛
站出来引领新基地纪元。
挺有意思的,通过选取一些关键人物的关键事件,把基地从产生到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就是这么鸿篇故事背景填充于短短的故事中,让人总有一种不尽兴之感。
最后一个故事道出历史的宗教政策
已经过时,让我立即联想到了计划生育国策
。同样是带有时代印记的国策,同样是被历史淘汰。真的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其中的坎坷。
国人对新的三胎政策
冷嘲热讽,我大抵也是能深切体会的。但是或许,国家的这个决策,是不大会错的。
然而作为生活在其中的一员,从情感上还是无法接受。以前跟咱说,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怎么一转眼就天地倒悬,反向操作了。
惯性的力量是强大的,改革的代价是巨大的。而民众
永远是受伤最深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只能被当作消耗品
,Z时代则称为韭菜
。
基地与帝国
2022.09.22
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基地第四次危机
,源自旧帝国一位将领对基地的进攻,最终因为帝国内部政治不稳而注定失败。这里作者的写作手法比较巧妙,假借对一位毫无作为的间谍的描写,实则暗喻旧帝国失败的必然。让我想到了诸葛武侯的七出祁山,是否结局早已注定。
借第四次危机,也间接给出了基地核心领导的无能的信息,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伏笔。
第二个故事,基地第五次危机
,源自一位精神异变体骡
。谢顿
这一次并没有再庇佑基地,最终基地陷落,基地历史进入新纪元。
关于骡
的身份,我中途就隐约猜到了,但是我没有想到骡的能力,居然朝着精神控制的科幻方向发展了。
关于谢顿的预言,作者的文字上的解释是,因为出现了精神变异体
,所以谢顿的预言也失效了。不过我个人倒觉得这些变故可能也并没有脱离谢顿的心理史学的计算,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基地从崛起到陷落,是一种必然。
关于第二基地
,希望不要是一群超人吧,略显神秘,让人很期待。
关于心理史学
的预测,作者给出的解释是个人的未来存在很大的变数,但是银河帝国数以千兆人的未来就可能被计算出来。我个人表示质疑。就蝴蝶效应
而言,庞大的变化起源于多个微小的变化,而微小的变化不可预测,那庞大的变化就更加不可预测。这里面的因果就是由小的变化引起大的变化,那如何能确定大的变化又是必然的呢。
第二基地
2022.09.27
还是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骡
寻找第二基地
,被反杀。
第二个故事,骡
死后,第一基地
再度独立,与卡尔根的骡
旧部对战胜利。第二基地
无孔不入,诱导第一基地
找到假的第二基地
位置。最后只说位于群星的尽头
,还是没有明言第二基地
位置。
其实,第二基地
就在川陀
,作者有点故弄玄虚了。
自从开始了精神力控制篇章,这个故事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
从科幻变成了玄幻,个人不喜。
基地系列应该不会继续看了,机器人系列有空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