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井智之作品集

慕名而来,懂的都懂。设定系,喜欢的人称为yyds,不喜欢的人劝他早点上岸

晚安人面疮

简介

设定:脑瘤。
双线叙事,两个相关联的案子,多重铺垫解答,结局反转

评价

设定引起不适,作者只设定了一个基本生理体征,没有展现出一个合理的世界观。尽管推理精彩,但是个人不喜
比如学校里种种不正常的魔幻剧情,没有铺垫,没有后文。
社会态崩塌,让推理很难站住脚。
比如,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惜一切救一个怪物,为什么林老师这样的小丑没有得到制裁。
中间为了推理而推理的多重解答,几乎枚举所有当事人。
还有禁断的剧情,居然是贯穿全文的暗线
除了丑男,没有一个正常角色,全员精神病的感觉。
虐妹情节,让某个百合风格作家愤怒,豆瓣上怒批之,笑~
看个新鲜吧。

东京结合人间

简介

设定:结合人生育羊齿病
两个案子,第一个是奇怪的失足女怪异行为,第二个是无人生还孤岛模式

评价

断断续续看完了,民翻的质量不大行。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胡乱切换,观感体验不是很好。没有感受到神作的魅力。
设定系推理还是不适合我吧,跳出常理的硬核推理,感觉就变成了纯智力游戏,毫无现实意义。
千层饼的设定也被玩坏了。我预判了你的预判,那在推理的时候该不该预判呢。瞬间觉得推理失去了光彩。
比如:
第二层,凶手预判侦探的思维,所以结果A。
第三层,侦探预判了凶手的预判,所以应该非结果A。
第三层,凶手预判了侦探对于凶手的预判,所以结果A。
循环往复。
至此,一路下去,A可行,非A也可行,搁着烙千层饼有意思么。
本作前半部分的少儿不宜的描写,完全没有必要。
白井老师还是应该上岸,早坂老师就别上岸了。

名侦探的牺牲:人民教会杀人事件

2023.01.03

简介

白井老师不玩设定系了,但是还是没有脱离设定系的写法。选了一个邪教的话题,整个故事很流畅,环环相扣,逻辑性较好。
还是两个案子,第一个是热门侦探顶级杀手一换一案子,第二个是邪教组织调查团人员接连被害的案子。

评价

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案子,其实却是有着隐秘联系的。第一个案子只能是开胃菜,真正开始吸引我的是,大埘为了寻找理子,在不断找线索的过程中,推理出了理子给自己买礼物的善意,间接道出了两人的羁绊,写得很酷。
人民教会的邪教探秘之旅,多处细节都是后面的伏笔,读完之后才发现很多细节都能串联起来,白井老师在这方面处理地很好。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人物形象铺展地不够,导致人物做出怪异举动时只能强行解释。大埘的人物形象还塑造的不够,远远不够,撑不起偏执狂的结局反转。理子作为全剧的正面人物,人性光辉的散发也不够。其余的都感觉是工具人,案件手法并不突出,甚至于略有瑕疵,虽然有邪教作为背景设定,但是邪教只是信仰上有问题,并不是有认知障碍,被人指认是凶手或者帮凶都不反驳尚且可以说是为了维护邪教教义,那个被打晕三次的可怜人,还帮忙运送尸体的手法就过于离谱了。作为大牢看守,犯人没了都不能认知,过于工具人,是邪教教徒,不是傻子吧。还有为了让人左手喝茶就打断人右手的做法,是否过于儿戏。就第一个案子还算是勉强吧,但是也是有漏洞的,换个钥匙那么难么。
当然在本格推理的归类里这不算瑕疵,毕竟更扯淡的动机都有人写过,白井老师至少还是有在认真解释人们的做事动机。但是很多的线索都是在解答篇里才给到的,这很不奎恩。关键线索之教主视力不太行在后面被反复使用,有点牵强。
结尾的反转还是有点意思的,个人觉得整个故事的故事性很强,邪教的主题也颇有趣味性,应该能挖出更多的关于信仰的话题,比如邪教徒的心理描写,比如理子使用伪解答的心路历程,以及大埘的偏执。我工具人发小一上来就被狙了,不配拥有更多篇幅描写么。可惜白井老师的定位从头到尾都是推理设定,这么好的故事题材,还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高度预期。也许这就是白井的特色吧,虐妹狂魔,这个故事也没拉下。

摘录

  • 米勒派修女塞德拉。 人一旦面对信仰和现实之间的分析,就会想尽办法去消除。
  • 侦探也有可能成为加害者。
  • 你们看到的世界和我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

名侦探原田亘

2023.12.06

简介

设定系,人鬼,过去死亡的人重回人间,使用相同的手法作案。

评价

没有细看,怎么说呢,叙事节奏太快了,有点跟不上。设定系天马行空,有点跳脱了。
第一个焚火案我还在一本正经地思考案情,下一秒侦探就带着死亡人鬼降临的消息来了,让读者整个人都懵了。
黑帮描述地像小丑,侦探也不讨喜。
不知怎么的,白井老师的书跟我的观感契合度就是不高。

无人逝去

2023.12.10

简介

设定系,死亡后一段时间复活。

评价

这本书的诡计设定很强,强到可以比肩占星术钟表馆的程度。
当然,设定系还是比现实风格的差那么一丢丢。
时间诡计,核心是死亡后多久复活。
信息量很大,线索很足。
动机很扯,就不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