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

胡乱讲一点自己的拙见,姑妄言之。
首先,说明一点,我要讲的是狭义上的学习,特指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不包括以实践为主的实操性强的技艺学习。后者可能更多的是需要依赖大量的训练,产生了肌肉记忆,才算得上入门。想要达到极致,则需要重复练习到常人无法忍受的程度。

而对于抽象书本知识的学习,情况又略有不同。
咿呀学语之际,就被告知读书切忌死记硬背
所以死记硬背是无效的么?
其实也并不尽然。

学习,就如同神经元的结构一般,是一个慢慢往外探出连接轴的过程。
而知识,它并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连续的面或者一整块充满的物体,而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离散单点构成。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记住这些单点,并慢慢理解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最终对整个网状结构有一定的熟悉感。
以上观之,则可得,死记硬背是有效的。
它能让我们记住必要的单点部分联系
但是,我们又不能纯粹只依赖死记硬背,因为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太多了
我们需要运用归纳法或者演绎法进行推衍,从而加快对整个结构的了解进程。

但是,尽管如此,也不妨碍我们运用死记硬背的笨方法。
如果能不断去尝试直接记忆联系,随着记住的联系越来越多,根据已有的联系,推衍剩下的联系就变得更为简单。
论据更充分,论点更清晰。

所以,据此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学习能力强的人,或者说聪明的人,被称为学神的人,应该是要具备两点优势:一者为较大的脑容量,另一部分就是缜密灵活的思维推衍能力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如果时间足够长,那么学习应该不算是一件难事。
通常,描述为学不会,其实是学习效率低学习周期长,而导致的望而止步。
学习本身并不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
但是强行执行意愿不强烈的学习,是反人性的。
而现今社会,我们不得不学习那些看起来很无趣的内容。
有些为了文化传承应试教育,有些则为了遥远的未来做准备。
但是,短视往往才符合人性。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排除少数信息壁垒的因素。
我想从学习受挫者的视角,探讨一下是什么阻止了我们的学习进程,以及如何破局
首先是脑容量相关的:
1)首当其冲的就是无用信息错误信息的堆积,排除这些信息也消耗了我们不少的脑容量。

这个基本无解,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信息壁垒的一部分。有效信息的检索在信息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将越来越困难,希望AI检索能打破这部分信息壁垒吧。

2)然后是知识的层次递进,如果不具备基础,一些知识根根本无法理解。

这个就需要一点点补充基础了,如果你缺乏某方面的基础知识,补之。我永远记得学神的一句话,学习遇到不懂的概念,就放下当前的学习,把不懂的概念先搞懂。当然,这就是仁者见仁的做法了,放弃当前的学习进程,切换到其他的知识点学习,也可能再也切不回来了。这个时候,就是体现抉择、学习速度和自身耐力的时刻了。

3)再者是新概念名词的堆砌,这直接需要脑容量进行强行存储

可以借助笔记加以辅助。或者分段学习,问题拆分学习。现代的知识点,往往会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有多种不同的概念加以辅助概述。对于这些新概念,最好能进行类比记忆,如果无法类比,只能强行记忆了。
这一点,跟环境因素关联极大。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充斥了新概念名词的区域,你对它们的熟悉程度将大大加深,这会极大程度加快对它们的学习。如果你只是孤军奋战,去攻克一些陌生的概念,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很容易因脑容量不足而止步不前。
当你脑容量不足时,强行继续学习效率就比较低了。此时,应该尝试总结前文,记录之。然后休息,清空大脑,恢复体力,找到思维的活跃时间点,接着上次的学习进度继续学习。

4)最后是自身耐力的缺乏,尝试对新知识点进行突破是一件很乏味的事情,如果没有即时的目的性、趣味性,其枯燥的过程是极其耗能的。

这就是耐力的比拼了。我记得有一位格局很高的算法老师有提过,他每天会去翻几页厚厚的黑皮书,啃多了,也啃不动。

然后是思维能力相关的:
1)每个人的推衍能力存在差异,先天和后天因素皆有。

如果推衍能力不足,只能依赖脑容量去存储更多的联系。天道酬勤,也在于此。

2)然后就是思维转化,当我们在尝试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连接新的知识点时,很可能不可达。

要敢于链接,大胆假设,即使是错的,也可以在错误的推衍中加深对新系统的理解。

3)最后思维的活跃也是具有周期性波动。

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只能保持一段时间的专注力。思维有活跃期,必然也有倦怠期。当我们长时间不学习的时候,开始学习一会儿会发现思维较为活跃。但是当我们频繁学习,思维的活跃度明显降低。

最后简单聊聊,为何学习。
一者为了能让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就是要学习真正实用的知识。二来,则是为了给创新打下基础。
当然在当下社会,也需要去应对考试
如果你不得不为了通过考试,去强行记忆一些莫名其妙的知识,我这里也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但是,我始终觉得,这种僵硬的文化传承智力测试,是对人某种程度上的精神压迫,是把学习这种灵长生物特长,推向了人类的对立面

即使我们摆脱不了被筛选的命运,也最应该在学习一途上,拉长视角,俯瞰,超越,超脱。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东非大裂谷是最大裂谷,马里亚纳海沟是最深海沟。
然而,如果你这辈子都没机会去看看,我觉得,知之与否,意义好像也没有那么大。
不要流于掉书袋的虚假快乐,不要被分数评级束缚了认知。
我们要懂得学习、善于学习。
我认为,学习,应该是我们脱离原始动物性,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PS: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完全抛弃动物性,因为那对我们而言,过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