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延迟满足和人生自洽

又是被滋滋滋滋的房屋装修声吵醒的一天,从早上8点就开始,搅人好梦。
这就是大城市的某种弊病吧。
起来随便翻翻手机,便看到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视频。
标准的播音腔和视频内容勾起了我的写作欲望。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写作、读书和提升认知了。
原因也很清晰,就是调了个岗,从做需求变成了做技术。
忙不过来。

忙不过来,那就是忙不过来。你说就没有一点时间读书么,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根据过往的人生经验,就当前的状况而言,我有着清晰的判定。
没读书,那就是忙。
如果这样还去苛责自己,那算PUA
很多人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被裹挟,然后学会了PUA自己。

视频内容讲的是一个家庭主妇看着自家孩子早起晚归,成绩却任然不佳,流露出无奈却释怀的情绪。
她的核心观点是:如果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延迟满足,那么大概率这一生都难以满足

在被她的观点触动的一瞬间,我即刻联想到了自己。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并且短时间不太会改变这种人生态度。
至于为什么会造成我的悲观主义,原因是很多方面的。
不管是家庭、社会、生存环境、一代人接受的信息、一代人传承的信念等等。

我过去会自比为黑暗墙角下生存的野生植株,当然,现在应该不会了。
我会尝试慢慢去接受温暖,感受阳光的洗礼,去远离阴暗。
我过去也一度被接受于延迟满足的观点,当然,现在肯定不信了。
延迟满足,算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但是却被人们恶意使用。

延迟满足,最重要的是一定能得到满足
如果满足的概率极低,或者从一开始就不存在满足。
如果那只是一种委婉的劝慰,一个善意的掩饰,a joke a fake a lie.
那将是恶魔耳语。

有人评论:延迟满足不是让你不满足,而是让你延迟一点满足。抱歉,我们关注的重点还是满足。由社会学模型分析就明确可知,这个社会只能让少数人满足。
有人评论:如果没有延迟满足,日子一天都过不下去。或许吧。这也许就是人类社会的悲哀吧,不知道将来的社会能不能突破这种桎梏。

我不认为当下的我的人生能配得上幸福二字。
直观感受上而言,幸福的定义就是跟你周围的人进行比较。
当然,我承认,这种观点略显狭隘。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们没有圣人的觉悟,我们只能看到周围人的生活。

我从小地方一路走到大城市。
我在一路向上前行,
我成了别人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于我而言,真实现状是,
我周围的人,过得比我都好。

就像艾米莉的诗一样,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只要我不曾见过太阳。

总有人会在此时跳出来告诉你,
如果你觉得生活太难,
去看看凌晨三四点钟的街头。
不,
我也想去看看,
工作日的商场和游乐场。

我并没有被这种狭隘的比较一直牵制,
当然,我也不能逼迫自己成为圣人。
我选择一种更温和的方式,跟自己和解。
我不再比较,我不再追求幸福,因为人生不应该只有幸福。
任何正向的、负向的情绪,都能组成我的人生。
我是我自己人生的观察者

但是,我还是没有走出悲观主义。
因为我受到了欺骗,
并且一直还在被尝试欺骗。
有人用恶魔低语引导我们牛马一生。

我不信所谓的延迟满足,
我把我一生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
浪费在碎银几两上。
并不是为了延迟满足,
只是最优选择的无奈之举。

不要再曲解延迟满足了,
在自洽的人生中,
不需要所谓的延迟满足。
之所以当下不满足,
要么是不能满足,
要么就是不愿意满足,
因为当下的满足会带来承受不起的恶果。

当下不满足,
是因为我选择如此,
而不是因为所谓的延迟满足的谎言。
我的主观选择,
大于任何意志。
我向往更开放、更真实、更尊重人本身的聚居地。

我一直觉得我已有的人生经历非常失败,
以前是觉得不够幸福,
现在,
我认为是,
我还不够有能力把握自己的意志。
至于将来,
我觉得,我应该能活得更通透,更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