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诚一郎
,本格推理作家。
诡计博物馆
简介
有翻译为赤色博物馆的
,但是我还是更喜欢诡计博物馆
,赤色是有什么出处么,感觉上色调不是很搭。
主要内容就是搜查一课搜查官因为工作的低级失误
,被调职到赤色博物馆,与馆长“雪女”
共同探案的故事。
评价
故事都很不错,但是每个故事都是单独存在,之间没有联系。这些纯本格推理案件过于硬核
,虽然解谜合情合理,但是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对雪女的人物刻画也是重复了好几遍
的外貌描写
,让人留不下太深刻的印象。
我果然还是更喜欢社会派
,本格虽然推理精彩
,但是缺少人文因素
,小说最后呈现给读者的应该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而不是为了展示高明的诡计
,诡计只能作为人物的一种描述补充
,附加属性,而不能成为一本好书的全部。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的一己之见
。
密室收藏家
2023.01.16
五个短篇,都不错。
柳园
核心诡计很精彩,被害人自己关门
形成密室,被害的时间点的差别。
推理环节就显得生硬了,能从没带手表
推测出带的怀表
,再推测出怀表挡枪
,再推测出被害过程。恕我直言,演绎推理法做不到。
路人校长躺枪,帮凶动机开摆。
这很本格。
少年和少女的密室
身份叙诡
,推理描述能把人绕晕。密室本身不存在。
这个故事观感很不错,难得大山老师能把人物写活。
不过重点还是在叙诡上。
其实我一度认为主人公警察
就是凶手来着,也不是说不通的吧。
司机的话,作了案还载人,是不是略显嚣张。
死者为何坠落
性别小叙诡
,猜到一丢丢。女主就是凶手,也猜到了。
但是换尸体的举动,没猜到。私以为随便拉个小装置就可以在开窗的时候制造坠落。
你非说是换了尸体,别跟我说是推理出来的。
下坠时,面朝内部就不是自杀而是意外的推理不太能认同。
别有内情的密室
用打印机制造密室
。(某万年小学生里也有类似手法)
故意制造个密室,让人来猜制造密室的原因。中间一通分析也很绕。最后日语谐音就是线索,抱歉get不到。
讲课氛围很浓。
密室讲义之犯人故意制造密室的原因
:
- 将他杀伪装成自杀或意外。
- 让警方怀疑有可能出入密室的人,或是与被害人一同身处密室的人。
- 妨碍警察查明自己犯下的罪行。掩盖证据;或破解不了密室之谜,便无法将凶手逮捕归案。
- 延迟尸体被发现的时间,以制造不在场证明或影响警方对死亡时间的推测。
- 让警方误以为密室就是案发现场。
- 基于凶手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与杀人动力无关,单纯想尝试密室的点子。
- 为了隐藏真正的密室。如死者掩盖自杀的真相骗取保险。
- 制造密室过程中的某种行为才是凶手的真正目的。若只进行这部分会显得不自然,于是便打造出需要进行这种行为的密室。
雪地密室
时间诡计
,多睡一天。这个很难想到,毕竟作者精心挖坑。
脚印来回不是同一个人,这检测不出来么,过于巧合。
路人闺蜜躺枪。
评价
教科书级别本格短篇推理
,不容错过。
绝对不在场证明
2023.11.21
7个短篇,围绕时钟
和不在场证明
讲述的故事,很有意思。
1.跟踪狂
的不在场证明
假装吃蛋糕,其实是提前吃的,影响法医判断死亡时间。
2.凶器
的不在场证明
两把枪,混淆死亡时间。
3.死者
的不在场证明
死者假死,自己回家。
4.消失
的不在场证明
姐妹混淆死亡时间。
5.爷爷
的不在场证明
斜着相机拍照,制造假时钟照片。
6.山庄
的不在场证明
死者和犯人行凶动机互换,进入密室顺序互换。
7.下载
的不在场证明
调慢时钟,等过零点算下一天。
爷爷那篇印象比较深刻,很温馨。
其余的不在场证明都比较常见了。时钟归位
,少女每次解密时,都会带上这句中二台词。
很适合动漫化,预言一波会被影视化。
大山诚一郎
的作品,过于本格
了,读多了容易审美疲劳。
我始终坚持认为,故事本身并不能成为作品的灵魂,故事背后的人物刻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