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崎惑作品集

野崎惑(野崎まど),兼编剧和轻小说作家。日文名字有四个字,翻译过来却是三个字,不太懂。

被安利,随便看看。

2

2023-11-23
书名很奇怪,内容自然正常不了,有的人奉为圭臬,有的人嗤之以鼻。
这种奇奇怪怪风格的书,难免会两极分化。
抛开电波系的奇怪属性,我还是比较能欣赏作者的一些话题讨论。
至于故事本身,我欣赏不来,我也没有办法把这本书归类为推理文。
毫无推理元素可言,如果有人跟我说这是叙诡,我想给你两拳。

看得出来,作者是想下一盘大棋,讲一个好故事。
但是,作者的好故事,跟我价值观认定的好故事,并不是一个定义。
私以为,艺术创作总归是源于生活的,脱离生活的基本常识,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好故事。
作者讲述的故事,以电波文风为主导,我欣赏不来。
上来就是一波被演技折服的诡异叙述,再来一个被一句“我爱你”逼疯的一群人的剧情,然后故事方向急转。
最后呢,一番看似能自圆其说的解答,还带上不死族交换灵魂、主人公在演戏、天使
范·达因的棺材板压不住了吧。

但是,有一说一,作者提出的话题探讨很有意思。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到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理论,再到以模因为基础的演化心理学
探讨我们为什么要创作,什么是有趣,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为最有趣
作者有一套自己的解答,他没有回答哲学的终极问题,而是在尝试回答怎么创作最有趣的作品
就是选最好的观众看最棒的戏
视角还是挺好的,有一定的思考深度。
但是就把这本书捧上神坛,大可不必。

摘录

1.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定义创作,那就是为了打动人心而创造出来的事物。
2.无限猴子定论。让一只猴子无限期地地在打字机上乱打,总有一天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巨作。
3.当我们欣赏创作品时,感到快乐、悲伤等等情绪,这就是最低层次的精神变化。如果更进一步去触动心这个存在,我们可以改变一个人之所以快乐、悲伤等等心情感受的基准,也就是造成价值观的变化。
4.我们为何要创作?这个答案就在于人的自由意志
5.演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是在社会文化层面遭自然淘汰出来的结果。
6.文化的演化比物种的演化快很多。一是因为文化不需要透过物理性媒介的传播。二是因为文化演化是由人类的意志来决定方向,不需要经过随机突变自然淘汰。从黄鼠狼程式可以知道,只要设定好正确条件,就能将时间大幅缩短。
7.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条线通往何处,没有结论。这项问题本身就是一句名句: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是谁,将往何处而去?
8.事实就是,这世上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有趣,没有人真正知道往哪个方向前进会使事情变得有趣
9.奥卡姆剃须刀法则。解题时,要将重点摆在绝对没错的前提条件上,那么从中导出最简单的答案就会是正确解答。
10.是一种想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欲望。
11.有趣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感动人心的波动。所有的创作,都是为了打动人心而存在。
12.所有人类都同时拥有创作欣赏的欲望,但这两者是悖离而无法并存的,因为创作者无法以最完美的状态欣赏自己的作品。
13.人类的感动,是在文明社会与文化中培育出来的人性所产生的波动。要想感动一个人,必须先让他的人性足够成熟。
14.所谓的创作,就是为了感动人而演化出来的文明。所谓的,就是为了被创作感动而演化出来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