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随感

依稀只记得,曾经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对洒脱念念不忘。尽管世界观的雏形都没有形成,但是洒脱一直是我憧憬的生活状态。或许当时对洒脱的执念,有部分是源于被束缚的人生。但是,也应该是有一些别的意味。如种子的萌发,需要势能。而对洒脱的执念,就是我人生观初成的势能。

洒脱最高的诠释,在我的判断里,非苏轼的两句诗莫属。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仅是雨中漫步的那份洒脱,如果把风雨比作人生坎坷,这份面对坎坷的从容不迫,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令我心驰神往。
当然,后来的阅读,让我明白了。洒脱,也只是人生自洽的其中一种状态。在《美丽新世界》中,主角向新世界统治者索要的不仅仅是幸福、快乐悲伤、痛苦、难过、悔恨、病痛等等,所有不好的情绪,也是组成人生不可或缺的状态的一部分。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幸福美好生活,抛弃真实。而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更加需要的,是自洽。而洒脱,是自洽的其中一种超然的存在状态。
当然,除了自洽以外,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有足够的掌控。在法治社会,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人应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需要有能力掌握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被强行剥夺了时间的选择权。驭民五术应该被标记为文化糟粕,愚民政策实不可取。随着人们教育程度的普及,人们都有向着自由平等的地方迁移的倾向。
诚然,要掌握自己的时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需要我们从小就培养独立的意识观念,让我们懂得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没有这种自由教育的培养,人们想要独立思考,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太难了。人,作为社会群居生物,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太大了。很少有人能一往无前地质疑权威,而权威,永远都是暂时性地正确,而不可能永远地正确。
如果我们能保持大部分时间的自洽,我们的生活将会如鱼得水。那种怡然自得,随心随性,大部分人可能都短暂经历过,但是转眼间就失去了。因为大多数时刻,都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也有部分时刻,是因为自己的达不到
当你能大概把握自己的潜意识需求时,你同时需要向内向外拓展。于内心,你需要学习新的技能,挖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迸发出更多的创造力。我始终认为,创造力才是人生的绝大部分意义。遵循守旧,顽固不化,只会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就如同进化论里的基因突变一般,我们需要让我们的世界有一点点的改变,至于这些改变的结果,自会有环境替我们筛选。
意志力一书中也提到,人有改变当前状态的需求,当一个人一直做一件事情,他会感到厌倦,因为人始终不是机器。由某种基因的力量,控制着我们去探索新的世界。我们是天生就有向外拓展的欲望的,但是后来的社会活动,把我们驯化了,社会化需要人们安土重迁,这样才能便于管理。我们需要去感知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感受世界的多样化。感知大海的辽阔,山峰的高耸入云,草原的一望无际,极光的绚烂。感知自己之于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不过是一粒尘埃。而尘埃需要做的,仅仅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人们所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应该是在为更好地享受生活而服务。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政治的延续,基因的传承。我们热爱国家,是因为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安居乐业的力量,保障我们的基本生存权益。
对普通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社会重任需要承担,也不要把民族大义强加到普通人身上,那不合适。一直很反感的一句话,估计也是被滥用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人人都想当将军,这支军队基本不可能团结,内部矛盾激化,随时分崩离析。对普通人而言,一生很短暂。更重要的是细细体味自己的人生。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这才是普通人的生活全部。人生的意义,更多地是想想下一顿吃什么好吃的,明天去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