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崎惑(野崎まど),兼编剧和轻小说作家。日文名字有四个字,翻译过来却是三个字,不太懂。

又是被滋滋滋滋的房屋装修声吵醒的一天,从早上8点就开始,搅人好梦。
这就是大城市的某种弊病吧。
起来随便翻翻手机,便看到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视频。
标准的播音腔和视频内容勾起了我的写作欲望。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写作、读书和提升认知了。
原因也很清晰,就是调了个岗,从做需求变成了做技术。
忙不过来。

缘起不是小说,而是有名的番剧,《冰菓》,超出了我的预期。
主要是名字取得实在是太异类了,你要是叫XX侦探社团,我早就补番了。
京都动画加持了大buff,动画的表现力还是比小说更强,京都的合理改编也成就了这部动漫,比如反复呈现女主表达我很好奇的标志场景。
有人说看《冰菓》都快要睡着了,动画尚且如此,小说可能就更甚了。
对于我而言,冰菓动画虽然没有强烈勾起我观看欲望,但是,我想将其比喻为一捧回味甘甜的清泉。
而小说,就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显得有点冗长了,我无法判定这是否必要,又或者是20年前的流行文风,但是确实是有点难读。
这可能也是在日常之谜发展的根本所在吧,不够吸引人,不够抓人眼球,揪人心扉。
但是,我还是觉得日常之谜的魅力,绝不应该被埋没。
我个人觉得,在凶案手法逐渐枯竭推理文学中,日常之谜才是更好的出路。因为它更贴近我们的真实生活,会给我们带来某种程度上的人生启示。不管是对青春人生信条,又或者是未来期望等等较为抽象的事物在故事中赋予具体的实相,最终让我们能产生一种真实的共鸣。而对于日常之谜的题材,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有善于发现的眼光,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去倾听周围的细小的声音。生活中处处偶然中又隐喻着种种的必然,行色匆匆必然会错过沿途的风景,细细品味才知其中真意。
相比于设定系的大胆创新,幻想系的天马行空,日常之谜,才是我所追求的推理文学的最佳代表。推理,并不意味着凶案,意味着有影响力较大的事件发生,也不代表着事件一定是充满恶意。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谜题,只要你有一颗好奇的心,只要你不选择麻木,不选择妥协,不选择随遇而安随波逐流
但是,生活平淡的大众读者确实很少能体会到这种意境。
后面会总结一期日常之谜

本格推理作家,人称麻神,大概意思就是作品读完之后头皮发麻。至于是哪种形式的头皮发麻,各位读者自行体会。